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

【字義析辨】鮮(含:重要成語)

【字義析辨】鮮(含:重要成語)
※鮮:()ㄒㄧㄢ ()ㄒㄧㄢˇ
()ㄒㄧㄢ(名詞)1.魚、活魚。
老子˙第六十章:「治大國若烹小鮮。」
宋˙張元幹˙水調歌頭˙平日幾經過詞:「調鼎他年事,妙手看烹鮮。」
○若烹小鮮:ㄖㄨㄛˋ ㄆㄥ ㄒㄧㄠˇ ㄒㄧㄢ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。煮小魚,不能多加攪動,多攪則易爛,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。後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。
《老子》:「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」
《韓非子‧解老》:「治大國而數變法,則民苦之。是以有道之君貴靜,不重變法。故曰:『治大國者若烹小鮮。』」 
漢‧王充《論衡‧自然》:「夫百姓,魚獸之類也,上德治之,若烹小鮮,與天地同操也。」
○如烹小鮮:ㄖㄨˊ ㄆㄥ ㄒㄧㄠˇ ㄒㄧㄢ好像燒煮一條小魚那樣,不可任意翻攪。後亦用於比喻輕而易舉。
語本老子˙第六十章:「治大國者若烹小鮮。」
陳書˙卷一˙高祖本紀上:「戮此大憝,如烹小鮮。」
○小鮮:ㄒㄧㄠˇ ㄒㄧㄢ小魚。
宋˙陸游˙夜歸詩:「寒齏煮餅坐茆店,小鮮供饌尋魚罾。」
2.剛宰殺的鳥、獸等。
文選˙左思˙蜀都賦:「割芳鮮,飲御酣。」
3.泛稱新鮮美味的食物。如:「時鮮」、「海鮮」、「嘗鮮」。
紅樓夢˙第七回:「咱們送他的,趁著他家有年下送鮮的船去,一併都交給他們帶了去罷。」
○時鮮:ㄕˊ ㄒㄧㄢ 應時的鮮味。
初刻拍案驚奇˙卷三十一:「買些東西,無非是雞鵝魚肉,時鮮果子點心回來。」
儒林外史˙第二十四回:「總有一個地方懸著燈籠賣茶,插著時鮮花朵,烹著上好的雨水。」
○海鮮:ㄏㄞˇ ㄒㄧㄢ海中可食用的新鮮生物。亦稱為「海產」、「海味」。
如:「星期日我們一起到淡水吃海鮮。」
4.姓。如五代時後蜀有鮮思明。
(形容詞)5.滋味甜美。如:「這湯真鮮。」
唐˙權德輿˙拜昭陵過咸陽墅詩:「村盤既羅列,雞黍皆珍鮮。」
6.新鮮的、清新的。如:「鮮花」、「鮮嫩」。
○鮮花:ㄒㄧㄢ ㄏㄨㄚ新鮮的花。如:「一束鮮花代表許多情意。」
○鮮嫩:ㄒㄧㄢ ㄋㄣˋ新鮮柔嫩。如:「春天一到,樹上長出許多鮮嫩的綠芽。」
○空水澄鮮:ㄎㄨㄥ ㄕㄨㄟˇ ㄔㄥˊ ㄒㄧㄢ天色與水色一般潔淨。
宋˙歐陽修˙采桑子˙畫船載酒西湖好詞:「行雲卻在行舟下,空水澄鮮。」 
○鮮血淋漓:ㄒㄧㄢ ㄒㄧㄝˇ ㄌㄧㄣˊ ㄌㄧˊ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
元‧金仁傑《追韓信》第四折:「猿背彎躬,醉眼朦朧,腰項斜稱,呀!他可早鮮血淋漓了戰袍領!」
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七十一回:「也有打破頭的,鮮血淋漓,好不慘傷。」 
清‧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二回:「始纏之時,其女百般痛苦,撫足哀號,甚至皮腐肉敗,鮮血淋漓。」
○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:ㄧ ㄉㄨㄛˇ ㄒㄧㄢ ㄏㄨㄚ ㄔㄚ ㄗㄞˋ ㄋㄧㄡˊ ㄈㄣˋ ㄕㄤˋ比喻才貌出眾的女子嫁給才幹平庸或相貌醜陋的丈夫。如:「她不論是外表或內涵都遠勝於她的丈夫,無疑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。」   
7.色彩明亮光豔。如:「顏色鮮明」。
唐˙李白˙古風詩五十九首之二十六:「碧荷生幽泉,朝日豔且鮮。」
○鮮明:ㄒㄧㄢ ㄇㄧㄥˊ(1)色彩鮮豔耀眼。=光鮮←→暗淡。
三國演義˙第二十五回:「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,旗幟鮮明,鎗刀森布。」
西遊記˙第三十回:「老妖忽的又換了一件鮮明的衣服,取了一口寶刀,佩在腰裡。」
(2)清楚、明白。=明顯、顯著←→含糊、暗淡、模糊。
如:「這件事情在我幼小的心靈留下鮮明的記憶。」
(3)精明。
資治通鑑˙卷三十六˙漢紀二十八˙平帝元始五年:「不有鮮明固守,無以居位。」
○旗幟鮮明:ㄑㄧˊ ㄓˋ ㄒㄧㄢ ㄇㄧㄥˊ比喻立場、觀點、態度等十分明確。
○鮮豔奪目:ㄒㄧㄢ ㄧㄢˋ ㄉㄨㄛˊ ㄇㄨˋ豔麗耀眼。如:「那一叢紅色杜鵑開得鮮豔奪目。」 
○鮮衣美食:ㄒㄧㄢ ㄧ ㄇㄟˇ ㄕˊ形容豪華奢侈。鮮衣,華美的服飾。美食,精美的食物。=金衣玉食、錦衣玉食←→襤褸簟瓢。
舊五代史.卷一○八˙漢書˙蘇逢吉傳:「逢吉性侈靡,好鮮衣美食,中書公膳,鄙而不食,私庖供饌,務盡甘珍。」清史稿.卷二四七.于朋舉傳:「兵初罷,民方重困,此曹鮮衣美食,縱橫市井間,何所取諸?」
○鮮車怒馬:ㄒㄧㄢ ㄔㄜ ㄋㄨˋ ㄇㄚˇ形容豪華奢侈的服飾車駕。鮮車,裝飾華美的車輛。怒馬,健壯有朝氣的駿馬。
後漢書˙卷四十一˙第五倫傳:「皆鮮車怒馬,以財貨自達。」
8.新奇、有趣、好玩。如:「他的話很鮮。」
○屢見不鮮:ㄌㄩˇ ㄐㄧㄢˋ ㄅㄨˋ ㄒㄧㄢ常常見到,並不新奇。見「數見不鮮」條。=不足為奇、數見不鮮、層見疊出、層出不窮←→百年不遇、世所罕見。
如:「這種怪異的髮型流行久了,也就屢見不鮮,見怪不怪了。」
○數見不鮮:ㄕㄨㄛˋ ㄐㄧㄢˋ ㄅㄨˋ ㄒㄧㄢ本指不必宰殺禽畜招待常來的客人。後用來指事物經常見到,並不新奇。亦作「屢見不鮮」。=司空見慣、屢見不鮮、層見疊出←→曇花一現、曠世難逢。
語出史記˙卷九十七˙陸賈傳:「一歲中往來過他客,率不過再三過,數見不鮮,無久慁公為也。」
清˙洪昇˙長生殿˙序:「從來傳奇家非言情之文,不能擅長;而近乃子虛烏有,動寫情詞贈答,數見不鮮,兼乖典則。」

()ㄒㄧㄢˇ(副詞)9.少。如:「鮮見」。
文選˙曹丕˙典論論文:「夫人善于自見,而文非一體,鮮能備善。」
宋˙周敦頤˙愛蓮說:「菊之愛,陶後鮮有聞。」
○鮮為人知:ㄒㄧㄢˇ ㄨㄟˊ ㄖㄣˊ ㄓ很少人知道。如:「這種療法鮮為人知,經媒體披露後,引起醫學界的重視。」 
○寡廉鮮恥:ㄍㄨㄚˇ ㄌㄧㄢˊ ㄒㄧㄢˇ ㄔˇ舊指不廉潔,不知恥。現指沒有操守,不知廉恥。寡、鮮:少。=恬不知恥←→大公無私、光明磊落、冰清玉潔、廉潔奉公。
文選˙漢‧司馬相如˙《喻巴蜀檄》:「父兄之教不先,子弟之率不謹;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。」
明史˙卷二○八˙余珊傳:「正德間,士大夫寡廉鮮恥、趨附權門,幸陛下起而作之。」
明‧東魯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七回:「只為自己貪財克剝,寡廉鮮恥。」
○鮮廉寡恥:ㄒㄧㄢˇ ㄌㄧㄢˊ ㄍㄨㄚˇ ㄔˇ無廉潔之操守且不知羞恥。 
○德薄能鮮:ㄉㄜˊ ㄅㄛˊ ㄋㄥˊ ㄒㄧㄢˇ形容自己德行淺薄而才能不強。(表示自謙的話)。鮮:少。←→德高望重。
宋˙歐陽修˙《瀧岡阡表》:「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,遭時竊位,而幸全大節,不辱其先者,其來有自。」
蔡東藩、許厪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六十七回:「我到手的帝位,不料竟成泡影,我是德薄能鮮,不容多說了。」
(動詞)10.盡。
易經˙繫辭上:「故君子之道鮮矣。」
(形容詞)11.早死、非壽終的。
左傳˙昭公五年:「葬鮮者自西門。」

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

【字義析辨】炮

【字義析辨】炮
※炮:()ㄆㄠˊ ()ㄆㄠˋ ()ㄅㄠ
()ㄆㄠˊ(動詞)
1.煉製中藥的方法。以火烘焙精煉藥材。如:「炮煉」、「炮製」、「炮煎」
○炮煉:ㄆㄠˊ ㄌㄧㄢˋ中藥用火煉製,去其偏性,使成精品,以加強療效。亦作「炮製」。如:「中藥炮煉是一門大學問。」
○炮製:ㄆㄠˊ ㄓˋ用火煉藥,去其偏性,使成精品,以加強療效。亦作「炮煉」。

2.燒、烤。古代的一種酷刑。如:「炮烙」、「烹羊炮羔」
詩經.小雅.瓠葉:「有兔斯首,炮之燔之。」
○炮烙:ㄆㄠˊ ㄌㄨㄛˋ古代一種刑法。用燒紅的鐵器灼燙身體的酷刑。亦作「炮格」。
荀子˙議兵:「紂刳比干,囚箕子,為炮烙刑。」
韓非子˙喻老:「紂為肉圃,設炮烙,登糟邱,臨酒池。」
左傳.昭公二十七年:「令尹炮之,盡滅郤氏之族黨。」

()ㄆㄠˋ(名詞)
3.武器名。軍中的火器。一種發射鐵石彈丸或炮彈的重型兵器。火力強,射程遠,極具殺傷力和破壞力。也作「砲」、「礮」。如:「大炮」、「火炮」、「開炮」、「高射炮」、「迫擊炮」、「船堅炮利」。
○大炮:ㄉㄚˋ ㄆㄠˋ(1)利用炸藥爆發產生推力,來發射彈藥的大口徑武器。可對特定目標做大規模的破壞,但對於游擊式或機動性的戰鬥,則無法發揮其功能。
(2)喜歡說大話或發表激烈意見的人。如:「他常在市政總質詢時猛烈的抨擊政府官員,因此贏得『議會大炮』的稱呼。」
○火炮:ㄏㄨㄛˇ ㄆㄠˋ武器名。一種利用火力發射彈丸的炮。 
○開炮:ㄎㄞ ㄆㄠˋ(1)發射炮彈。如:「我海軍對侵入領海的不明船隻開炮示警。」
(2)比喻嚴厲的批評。如:「每次開會時,與會的委員都針對行政弊端,開炮抨擊備詢的官員。」
○高射炮:ㄍㄠ ㄕㄜˋ ㄆㄠˋ(1)武器名。專指火炮具有對空射擊的性能,主要用於防空。
(2)比喻講話不切實際。如:「任誰都受不了專愛放高射炮的人。」
○迫擊炮:ㄆㄛˋ ㄐㄧˊ ㄆㄠˋ一種從炮口裝彈,以曲射為主的火炮。炮身短,射程遠,可破壞敵方的防禦物及城堡等建築,最遠射程可達三千公尺
○船堅炮利:ㄔㄨㄢˊ ㄐㄧㄢ ㄆㄠˋ ㄌㄧˋ戰船堅固,火炮銳利。形容武器精良,戰力強大。如:「滿清末年,帝國主義國家仗恃著船堅炮利,不斷侵略我國。」

4.爆竹。如:「鞭炮」
○鞭炮:ㄅㄧㄢ ㄆㄠˋ編連成串的炮竹。或作「鞭爆」、「鞭砲」。如:「過新年,放鞭炮。」

()ㄅㄠ(動詞)
5.一種烹飪法。用大火炒,但不放油。在旺火上急炒。用於快炒肉片、肉丁等。如:「炮羊肉」、「炮炒雞丁」。
6.把東西置於器物上烘乾。如:「將鞋子放在爐臺上炮乾。」

以『夗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
以『夗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※夗:()ㄩㄢˋ ()ㄨㄢ ()ㄩㄢ
()ㄩㄢˋ1.身體側臥彎曲的樣子。說文解字:「夗,轉臥也。」
()ㄨㄢ2.夗延,同「蜿蜒」。
明.張自烈.正字通.夕部:「夗,夗延,龍蛇蟠糾貌。博雅作『蜿』。」
()ㄩㄢ3.同「鴛」。「鴛」之異體。

※苑:找到31則。()ㄩㄢˋ ()ㄩㄢˊ ()ㄩˋ
()ㄩㄢˋ(名詞)
1.畜養禽獸或種植草木果蔬的地方,古代多指帝王遊樂狩獵的園林。說文解字:「苑,所以養禽獸。」如:「鹿苑」、「上林苑」。
南朝宋˙謝靈運˙石門岩上宿詩:「朝搴苑中蘭,畏彼霜下歇。」
宋˙劉子翬˙汴京紀事詩:「內苑珍林蔚絳霄,圍城不復禁芻蕘。」
○上林苑:ㄕㄤˋ ㄌㄧㄣˊ ㄩㄢˋ秦時舊苑。漢初荒廢,後武帝收為宮苑,擴建修築,苑內放養禽獸,供皇帝射獵並建離宮、觀、館等數十處。故址位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及盩厔、鄠縣界。
○內苑:ㄋㄟˋ ㄩㄢˋ宮中的庭園。
舊唐書˙卷五十五˙李軌傳:「軌令修仁夜率諸胡入內苑城。」
忠義水滸傳˙引首:「聖旨教進內苑看視太子。」
2.事物會集的地方。如:「藝苑」。
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才略:「觀夫後漢才林,可參西京,晉世文苑,足儷鄴都。」
○藝苑:ㄧˋ ㄩㄢˋ文藝薈集的地方。=藝林、藝壇。
南朝宋˙傅亮˙感物賦˙序:「余以暮秋之月,述職內禁,夜清務隙,遊目藝苑。」
唐˙韓愈˙復志賦:「朝騁騖乎書林兮,夕翱翔乎藝苑。」
○文苑:ㄨㄣˊ ㄩㄢˋ文人聚集之處。
()ㄩㄢˊ(名詞)3.姓。如春秋時齊國有苑何忌。
()ㄩˋ(動詞)4.積聚、膠著、停滯。通「鬱」。
禮記˙禮運:「故事大積焉而不苑,並行而不繆。」孔穎達˙正義:「雖復萬機輻湊而應之有次序,不使苑積也。」

※怨:ㄩㄢˋ(又音ㄩㄢ)
(動詞)1.責備、怪罪、痛恨。如:「任勞任怨」、「怨天尤人」。
論語˙里仁:「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
史記˙卷一○七˙魏其武安侯傳:「武安由此大怨灌夫、魏其。」
○任勞任怨:ㄖㄣˋ ㄌㄠˊ ㄖㄣˋ ㄩㄢˋ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,不辭勞苦,不怕嫌怨。=不辭勞怨←→怨天尤人。
明史˙卷二五三˙王應熊傳:「陛下焦勞求治,何一不倚信群臣,乃群臣不肯任勞任怨,致陛下萬不獲已,權遣近侍監理。」
○怨天尤人:ㄩㄢˋ ㄊㄧㄢ ㄧㄡˊ ㄖㄣˊ懷恨上天,責怪他人。=怨天恨地←→反求諸己、任勞任怨、自怨自艾、樂天安命、樂天知命。
語本論語˙憲問:「不怨天,不尤人。」
唐˙韓愈˙答侯繼書:「今幸不為時所用,無朝夕役役之勞……,既不得而怨天尤人者,此吾今之志也。」
(名詞)2.仇恨。如:「宿怨」、「結怨」、「以德報怨」、「恩怨分明」。
左傳˙成公三年:「無怨無德,不知所報。」
禮記˙儒行:「儒有內稱不避親,外舉不避怨。」
○宿怨:ㄙㄨˋ ㄩㄢˋ(1)蓄舊恨。
孟子˙萬章上:「仁人之於弟也,不藏怒焉,不宿怨焉。」
(2)長久累積下來的怨恨。亦作「夙怨」。=夙怨、宿恨、舊恨。
管子˙輕重乙:「發民,則下疾怨上,邊境有兵則懷宿怨而不戰。」
○結怨:ㄐㄧㄝˊ ㄩㄢˋ結下仇恨。亦作「結仇」。=成仇、構怨、樹怨、樹敵。
五代史平話˙漢史˙卷上:「晉主與契丹結怨,知遠心知晉室危亡,忌景延廣用事,更無一言論諫。」
三國演義˙第七回:「自此,孫堅與劉表結怨。」
○以德報怨:ㄧˇ ㄉㄜˊ ㄅㄠˋ ㄩㄢˋ不記仇恨,反以恩德回報他人。←→以怨報德、以德報德、恩將仇報。
論語˙憲問:「或曰:『以德報怨,何如?』子曰:『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』」
北史˙卷七十˙韓傳:「所獲賊眾,不足為多,俘而辱之,但益其忿耳。請一切放還,以德報怨。」
○恩怨分明:ㄣ ㄩㄢˋ ㄈㄣ ㄇㄧㄥˊ恩惠與仇恨區分得很清楚。
三國演義˙第五十回:「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,欺強而不凌弱;恩怨分明,信義素著。」
(形容詞)3.不滿的、哀愁的。如:「怨言」、「怨婦」、「怨聲載道」。
唐˙白居易˙《楊柳枝二十二韻》:「樂童翻怨調,才子與妍詞。」
○怨言:ㄩㄢˋ ㄧㄢˊ表示忿恨或埋怨的話。=牢騷。
論語˙憲問:「奪伯氏駢邑,三百飯疏食,沒齒無怨言。」
三國演義˙第一○三回:「魏延心中不悅,口出怨言──孔明只做不知。」
○怨婦:ㄩㄢˋ ㄈㄨˋ喪夫或丈夫別離很久的婦人。
唐.吳少澂《怨歌行》:「城南有怨婦,含愁傍芳叢。」
清.趙翼《甌北詩話.李菁蓮詩》:「青蓮 深於樂府,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。」
鄭振鐸《山中雜記.蟬與紡織娘》:「它們的歌聲,是如秋風之掃落葉,怨婦之奏琵琶,孤峭而幽奇,清遠而淒迷,低徊而愁腸百結。」
○怨聲載道:ㄩㄢˋ ㄕㄥ ㄗㄞˋ ㄉㄠˋ到處充滿了怨恨的聲音。形容群眾普遍怨恨、不滿。亦作「怨聲滿道」。←→有口皆碑、普天同慶、歌功頌德。
紅樓夢˙第五十六回:「那時裡外怨聲載道,豈不失了你們這樣人家的大禮。」
文明小史˙第三十一回:「伯集把帳一一的七折八扣算了,不管那些人叫苦連天,怨聲載道,就同了顧舉人出京。」
○怨調:ㄩㄢˋ ㄉㄧㄠˋ哀怨的曲調。
唐.岑參《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》:「怨調慢聲如欲語,一曲未終日移午。」

※盌:ㄨㄢˇ【碗】的異體字。()ㄨㄢˇ ()ㄨㄢ ()ㄩㄝˋ
()ㄨㄢˇ1.盛飲食的器皿。如:「瓷碗」、「飯碗」。
西遊記.第一回:「跳過橋頭,一個個搶盆奪碗,佔灶爭床。」
○飯碗:ㄈㄢˋ ㄨㄢˇ(1)盛飯的碗。
(2)依靠謀生的職業。
文明小史˙第三十九回:「這樣說來,便是你一生的飯碗有著落了。」
2.量詞:
  計算碗裝物的單位。如:「一碗茶」、「兩碗飯」。
  計算燈籠的單位。
水滸傳.第二十二回:「正勸不開,只見兩三碗燈籠,飛也似來。」
()ㄨㄢ「夗/豆」之異體。
()ㄩㄝˋ「夗/豆」之異體。

※宛:()ㄨㄢˇ ()ㄩㄢ
()ㄨㄢˇ(形容詞)1.曲折的。
史記.卷一一七.司馬相如傳:「奔星更於閏闥,宛虹拖於楯軒。」
唐.杜牧.長安送友人遊湖南詩:「楚南饒風煙,湘岸苦縈宛。」
(動詞)(2.彎、折。
漢書.卷八十七.揚雄傳下:「是以欲談者,宛舌而固聲。」
(副詞)3.彷彿、好像。如:「音容宛在」。
詩經.秦風.蒹葭:「溯遊從之,宛在水中坻ㄉㄧˇ。」
宋.陸游.舟中詩:「悠然滄洲趣,宛與塵世隔。」
○音容宛在:ㄧㄣ ㄖㄨㄥˊ ㄨㄢˇ ㄗㄞˋ人的聲音與容貌彷若在眼前,多用於對死者的弔唁之詞。亦作「音容如在」。
如:「雖然父親已經與世長辭,但在我們心中,他老人家音容宛在,難以忘懷。」
(名詞)4.姓。如明代有宛嘉祥。
()ㄩㄢ5.見「大宛」。
○大宛:ㄉㄚˋ ㄩㄢ:國名。漢時為西域諸國,後為漢武帝所破,即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的一邑。
大宛所產的馬。
唐.白行簡.李娃傳:「食頃,有一人控大宛,汗流馳至。」

※鴛:ㄩㄢ1.見「鴛鴦」條。
○鴛鴦:ㄩㄢ ㄧㄤ(1)動物名。鳥綱雁形目。體小於鴨,雄者羽毛美麗,頭有紫黑色羽冠,翼之上部黃褐色,雌者全體蒼褐色,棲息於池沼之上,雄曰鴛,雌曰鴦。亦稱為「匹禽」。
(2)因鴛鴦常偶居不離,故以鴛鴦比喻夫婦。
紅樓夢˙第一回:「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,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。」
(3)成對的物件。如:「鴛鴦劍」、「鴛鴦瓦」。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,亦多稱為「鴛鴦」。如菜餚中有鴛鴦捲。
(4)詩經小雅的篇名。共四章。根據詩序:「鴛鴦,刺幽王也。」或亦指為頌禱天子之詩。首章二句為:「鴛鴦于飛,畢之羅之。」
2.一種鳳鳥。通「鵷」。
洛陽伽藍記˙卷四˙追先寺:「鴛鸞接翼,杞梓成陰。」范祥雍˙注:「鴛與鵷通,鴛鸞皆鳳族。」

以下為【罕用字】
※眢:ㄩㄢ(形容詞)1.眼睛枯陷不明。說文解字:「眢,目無明也。」
2.乾枯無水的。
左傳˙宣公十二年:「目於眢井而拯之。」
清˙陸次雲˙費宮人傳:「費宮人目送其死而還,服主服,匿眢井中。」
○眢井:ㄩㄢ ㄐㄧㄥˇ廢井。
左傳˙宣公十二年:「目於眢井而拯之,若為茅絰,哭井則已。」
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諧讔:「昔還社求拯於楚師,喻眢井而稱麥麴。」 

※駌:ㄩㄢ污面馬。龍龕手鑑‧馬部:「駌,汙面馬也。」

※妴:ㄨㄢˇ1.美好。同「婉」。見說文解字。
2.見「妴胡」。
○妴胡:獸名。見山海經.東山經。
3.作「妴」形時,為「婉」之異體。

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

以『戢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

以『戢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※戢:ㄐㄧˊ(動詞) 1.將兵器收聚而藏。
說文解字:「戢,臧兵也。」
國語˙周語上:「夫兵戢而時動,動則威。」
後漢書˙卷一˙光武帝紀下:「退功臣而進文吏,戢弓矢而散馬牛。」
2.收斂。
詩經˙小雅˙鴛鴦:「鴛鴦在梁,戢其左翼。」
唐˙李白˙上安州李長史書:「戢秋霜之威,布冬日之愛。」
3.止息。如:「戢怒」。
南史˙卷六十九˙虞荔傳:「願將軍少戢雷霆,賒其晷刻。」
(名詞)4.姓。如明代有戢如止。
○戢止:ㄐㄧˊ ㄓˇ停止。如:「干戈不興,戰事戢止。」
○戢兵:ㄐㄧˊ ㄅㄧㄥ息兵、止兵不用。
左傳˙宣公十二年:「夫武,禁暴、戢兵、保大、定功、安民、和眾、豐財者也。」
唐˙薛稷˙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詩:「天道寧殊俗,慈仁乃戢兵。」

※檝、艥:ㄐㄧˊ【楫】之異體字。
(名詞)行船划水用的槳。如:「舟楫」。
晉書˙卷六十二˙祖逖傳:「中流擊楫而誓曰:『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,有如大江。』」宋˙范仲淹˙岳陽樓記:「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。」
○舟楫:ㄓㄡ ㄐㄧˊ(1)船隻。
後漢書˙卷二˙顯宗孝明帝紀:「方今上無天子,下無方伯,若涉淵水而無舟楫。」
唐˙孟浩然˙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:「欲濟無舟楫,端居恥聖明。」
(2)比喻濟世的良臣。
書經˙說命上:「若濟巨川,用汝作舟楫。」
○中流擊楫:ㄓㄨㄥ ㄌㄧㄡˊ ㄐㄧˊ ㄐㄧˊ比喻立誓收復失土,報效國家。=擊楫中流。
宋˙張˙安慶模˙渺長江詞:「中流擊楫酬初志,此去君王高枕。」
宋˙文及翁˙賀新郎˙一勺西湖水詞:「簇樂紅妝搖畫舫,問中流擊楫誰人是?」

※濈:ㄐㄧˊ濈濈:(形容詞)聚集的樣子。
詩經˙小雅˙無羊:「爾羊來思,其角濈濈。」毛亨˙傳:「聚其角而息,濈濈然。」
元˙盧摯˙寄博士蕭徵君微斗詩:「濈濈桃李豔,鬱鬱松柏寒。」

※霵:ㄐㄧˊ又音ㄑㄧˋ。
1.雨下貌,下雨。玉篇.雨部:「霵,雨下也。」集韻.入聲.緝韻:「霵,雨下貌。」
2.暴雨貌。廣韻.入聲.緝韻:「霵,暴雨貌。」
3.「雨/濈」之異體。

※蕺:ㄐㄧˊ(名詞)植物名。三白草科蕺菜屬。葉卵形而互生,夏開淡黃色小花,莖葉皆有臭氣,故俗稱為「魚腥草」。其地下莖可食,全草可入藥,治水腫、淋病、子宮炎、月經不順等,亦可作利尿劑、解毒劑等。
○蕺山:ㄐㄧˊ ㄕㄢ山名。位於浙江省紹興縣臥龍山東北。以出產蕺菜而得名。晉王羲之宅居於此,後捨宅為戒珠寺,故或稱為「戒珠山」。
○蕺菜:ㄐㄧˊ ㄘㄞˋ植物名。三白草科蕺菜屬,多年生草本。莖白色有節,葉子互生。初夏開花,花小而密集,結蒴果。全株有強烈的魚腥味。可入藥,有散熱、消腫等功效。多產於中國、日本及喜馬拉雅山區等地。亦稱為「魚腥草」。

※嶯:ㄐㄧˊ山名。集韻‧入聲‧緝韻:「嶯,山名,在越。」

參看:以『咠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
以『豕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

以『豕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※豕:ㄕˇ1.豬,家畜之一。
詩經˙小雅˙漸漸之石:「有豕白蹢,烝涉波矣。」毛亨˙傳:「豕,豬也。」
2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請參看:與『豕』有關的詞語

※家:找到1037則。()ㄐㄧㄚ ()ㄍㄨ
()ㄐㄧㄚ(名詞)1.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。如:「回家」、「家庭」。
唐˙賀知章˙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:「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。」
2.一門之內共同生活的人。
呂氏春秋˙先識覽˙察微:「吳人應之不恭,怒殺而去之,吳人往報之,盡屠其家。」
3.學術流派。如:「儒家」、「道家」、「一家之言」、「百家爭鳴」。
4.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。如:「店家」、「商家」、「農家」、「少東家」。
5.尊稱學有專長或有專門技術的人。如:「專家」、「文學家」、「科學家」。
6.自稱或稱別人。如:「自家」、「咱家」、「哀家」、「姑娘家」、「小孩子家」、「婦道人家」。
7.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。與「國」相對。
論語˙季氏:「丘也聞有國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。」
8.私有財產。
韓非子˙外儲說左上:「夫賣庸而播耕者,主人費家而美食。」
史記˙卷八十五˙呂不韋傳:「諸嫪ㄌㄠˋ毐ㄞˇ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。」
9.量詞。計算家庭、店鋪、大型企業等的單位。如:「三家報社」、「住戶不滿十家」、「開了三家分公司。」、「只此一家,別無分號。」
10.姓。如周代有家伯。
(動詞)11.居住。
文選˙江淹˙別賦:「又若君居淄右,妾家河陽。」
(形容詞)12.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。如:「家父」、「家母」、「家兄」。
13.家中的。如:「家人」、「家事」、「家產」、「家業」、「家僮」。
14.家中飼養的。如:「家畜」、「家禽」。
(助詞)15.置於句中。相當於「地」、「的」。
元˙蕭德祥˙殺狗勸夫˙第二折:「他道俺哥哥十分家沉醉,且吃些兒熱湯熱水。」
西遊記˙第五十一回:「大碗家寬懷暢飲。」
()ㄍㄨ16.對女子的尊稱。同「姑」。
後漢書.卷八十四.列女傳.曹世叔妻傳:「扶風曹世叔妻者,同郡班彪之女也,名昭
……。帝數召入宮,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,號曰大家。」
請參看:【字義析辨】家

※豚:ㄊㄨㄣˊ找到22則。
小豬。亦泛指豬。
孟子˙梁惠王上:「雞、豚、狗、彘之畜,無失其時。」
宋˙陸游˙遊西山村詩:「莫笑農家臘酒渾,豐年留客足雞豚。」
○豚犬:ㄊㄨㄣˊ ㄑㄩㄢˇ(1)三國時荊州牧劉表死後,其子琮投降曹操。操嘗見吳軍船陣整齊,而以孫權比劉琮,譏劉琮有如豚犬。
見三國志˙卷四十七˙吳書˙吳主權傳˙裴松之˙注引吳歷。
(2)謙稱自己的兒子。亦作「豚兒」、「小犬」。
幼學瓊林˙卷四˙鳥獸類:「父謙子拙,謂豚犬之兒。」
○豚兒:ㄊㄨㄣˊ ㄦˊ對人謙稱自己的兒子。亦作「豚犬」、「小犬」。
聊齋志異˙卷一˙青鳳:「叟呼:『孝兒!』俄少年自外入。叟曰:『此豚兒也。』揖而坐,略審門閥。」
○豚魚:ㄊㄨㄣˊ ㄩˊ(1)豚與魚。
新唐書˙卷一四一˙鄧景山傳:「待上賓,惟豚魚而已。」
(2)河豚的別名。見「河豚」條。
○河豚:ㄏㄜˊ ㄊㄨㄣˊ動物名。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魨形目。口小腹大,無鱗,有棘刺,背淡蒼色,腹白色,受驚擾則全身鼓脹。味甚美,但卵巢、內臟及血液含有劇毒,食用時若處理不慎,往往致死。亦稱為「豚魚」。
○海豚:ㄏㄞˇ ㄊㄨㄣˊ動物名。哺乳綱鯨目海豚科。長約二公尺,頭小,口尖,鼻孔長在頭頂上,背部青黑色,腹部白色,前肢呈鰭狀,可用來保持平衡。以魚、蝦、烏賊為食。能學習複雜的動作,並有很好的記憶力,是相當聰明的動物。亦稱為「海豬」。
○么豚暮鷚:比喻晚年所生子女。鷚ㄌㄧㄡˋ。
○豚兒犬子:ㄊㄨㄣˊ ㄦˊ ㄑㄩㄢˇ ㄗˇ對人謙稱自己的兒子。
○拚死吃河豚:ㄆㄢˋ ㄙˇ ㄔ ㄏㄜˊ ㄊㄨㄣˊ(諺語)比喻勉強從事。
負曝閑談˙第三回:「昨天晚上跟沈金標說的話,原是拚死吃河豚的意思,哪裡知道果不期然把他架弄上了,他又是苦,又是恨,又是怕,又是急。」
請參看:與『豚』有關的詞語

※豢:ㄏㄨㄢˋ(動詞)1.飼養家畜。如:「豢養」。
禮記˙樂記:「夫豢豕為酒,非以為禍也。」
後漢書˙卷六十下˙蔡邕傳:「甯子有清商之歌,百里有豢牛之事。」
○豢養:ㄏㄨㄢˋ ㄧㄤˇ(1)飼養。如:「豢養牛羊」。
(2)養育。如:「豢養子弟」。
2.以利益引誘、收買他人。
左傳˙哀公十一年:「吳人皆喜,唯子胥懼,曰:『是豢吳也夫。』」
清˙孔尚任˙桃花扇˙第十三齣:「養文臣帷幄無謀,豢武夫疆場不猛。」
(名詞)3.家畜。
禮記˙月令:「乃命宰祝,循行犧牲。視全具,案芻豢。」
○芻豢:ㄔㄨˊ ㄏㄨㄢˋ指牛、羊與犬、豬等。芻,吃草的牲口。豢,食穀的牲口。
孟子˙告子上:「理義之悅我心,猶芻豢之悅我口。」
史記˙卷一二九˙貨殖傳˙序:「耳目欲極聲色之好,口欲窮芻豢之味。」
○酣豢:ㄏㄢ ㄏㄨㄢˋ沉溺享樂之中。酣,久樂。豢,養。
宋˙蘇軾˙教戰守策:「惟其民安於太平之樂,酣豢於遊戲酒食之間。」
○豢圉:ㄏㄨㄢˋ ㄩˇ飼養牛馬的場所。
新五代史˙卷五十二˙雜傳˙李守貞傳:「行營所至,居民豢圉一空,至於草木皆盡。」

※冡:()ㄇㄥˊ「蒙」之異體字。
1.覆蓋、遮著。如:「蒙上一張紙。」
2.欺騙、瞞騙。如:「蒙騙」。
左傳.僖公二十四年:「上下相蒙。」
3.冒。
漢書.卷五十一.賈山傳:「故切直之言,明主所欲急聞,忠臣之所以蒙死而竭知也。」
漢書.卷四十九鼂ㄔㄠˊ錯傳:「故能使其眾蒙矢石,赴湯火,視死如生。」
4.受到、承受,表示感敬。如:「蒙您照料,十分感謝。」
文選.李密.陳情表:「尋蒙國恩,除臣洗馬。」
5.遭受、遭遇。如:「蒙難」。
易經.明夷卦.彖曰:「內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。」
元史.卷六十五.河渠志二:「黃河決溢,千里蒙害。」
6.昏昧無知的心智。如:「啟蒙」。
黃帝內經素問.卷十一.舉痛論:「令驗於己而發蒙解惑,可得而聞乎?」
7.孩童。如:「童蒙」。
8.易經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(坎)下(艮)上。進退兩難,不知所適之象。
9.蒙古的簡稱。如:「蒙藏」。
10.姓。如秦朝有蒙恬。
11.作「蒙」形時,為「濛」之異體。
12.作「蒙」形時,為「懞」之異體。
()ㄓㄨㄥˇ【冢】之異體字。
1.高大的墳墓。如:「野冢」、「英雄冢」。
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:「項羽燒秦宮室,掘始皇帝冢。」
2.山頂。
詩經.小雅.十月之交:「百川沸騰,山冢崒崩。」
3.封土祭祀地祇的地方。即「社」。見「冢土」。
○冢土:封土為大社。為天子祭神的地方。
書經.泰誓上:「類于上帝,宜于冢土。」
詩經.大雅.綿:「迺立冢土,戎醜攸行。」
4.居長的、居首的。見「冢宰」、「冢息」、「冢婦」。
○冢宰:(1)職官名。周制,為百官之長,六卿之首。
(2)後世稱吏部尚書為「冢宰」。
文選.劉琨.勸進表:「冢宰攝其綱,百辟輔其治。」
儒林外史.第十八回:「是我們這裡做過冢宰的胡老先生的公子胡三先生。他今朝小生日,同人都在那裡聚會。」
○冢息:嫡長子。亦稱為冢子、冢嗣。
新唐書.卷二○四.方技傳.桑道茂傳:「君位止此,而冢息位宰相,次息亦大鎮,子孫百世。」
○冢婦:嫡長子的妻子。
禮記.內則:「冢婦所祭祀賓客,每事必請於姑。」
唐.蔣防.霍小玉傳:「況堂有嚴親,室無冢婦,君之此去,必就佳姻。」

※豪:ㄏㄠˊ找到89則。
(名詞)1.見「豪豬」條。
○豪豬:ㄏㄠˊ ㄓㄨ動物名。哺乳綱齧齒目豪豬科。全身黑而生棘毛,尖銳如針,遇敵時常蜷曲其身而豎立硬毛,作為抵禦。食動物腐肉及植物,產於廣西及印度、非洲等處。亦稱為「箭豬」。
2.才德智能出眾的人。如:「文豪」、「英豪」。
三國志˙卷七˙魏書˙呂布傳:「君以千里之眾,當四戰之地,撫劍顧眄,亦足以為人豪。」
○文豪:ㄨㄣˊ ㄏㄠˊ有卓越成就的文學家。或稱為「文雄」。←→武使。
如:「蘇東坡是宋代的大文豪。」
○英豪:ㄧㄥ ㄏㄠˊ英雄豪傑。=英雄、俊傑、豪傑。
三國志˙卷十四˙魏書˙郭嘉傳:「策新并江東,所誅皆英豪雄傑,能得人死力者也。」
儒林外史˙第三十三回:「遲先生道:『是少卿先生?是海內英豪,千秋快士!』」
3.統帥、魁首。
後漢書˙卷八十七˙西羌傳˙羌無弋爰劍傳:「諸羌見爰劍被焚不死,怪其神,共畏事之,推以為豪。」
4.有錢有勢或仗勢橫行的人。如:「富豪」、「土豪劣紳」。
○富豪:ㄈㄨˋ ㄏㄠˊ有錢有勢的人。
史記˙卷八十二˙田單傳:「田單又收民金,得千溢,令即墨富豪遺燕將。」
三國演義˙第十一回:「此人家世富豪,嘗往洛陽買賣。」
○土豪劣紳:ㄊㄨˇ ㄏㄠˊ ㄌㄧㄝˋ ㄕㄣ地方上的豪強與卑汙的人。舊社會有錢有勢、橫行鄉里的人。泛指橫行鄉里、仗勢欺人的惡勢力。土豪:鄉里的豪強,即仗勢欺人的地主。劣紳:地方上的惡霸或退職官僚中的惡劣者。如:「土豪劣紳常仗恃自己的勢力,在地方上橫行霸道,為非作歹。」
◎過去土豪劣紳,往往與貪官污吏相互勾結。
5.細長的毛。通「毫」。
商君書˙弱民:「今離婁見秋豪之末,不能以明目易人。」
6.姓。如宋代有豪彥。
(形容詞)7.爽快、沒有拘束的。如:「豪放」、「豪邁」。
史記˙卷七十七˙魏公子傳:「平原君之游,徒豪舉耳,不求士也。」
○豪放:ㄏㄠˊ ㄈㄤˋ豪邁奔放。亦指舉止狂放而不拘小節。或作「豪誕」。=奔放、曠達、豪邁、豪宕、豪爽←→拘謹。
北史˙卷四十三˙張彝傳:「彝少而豪放,出入殿庭,步眄高上,無所顧忌。」
宋史˙卷四四二˙文苑傳四˙蘇舜欽傳:「益讀書,時發憤懣於歌詩,其體豪放,往往驚人。」
○豪邁:ㄏㄠˊ ㄇㄞˋ氣度寬廣、性情豪放。=曠達、豪放。
唐˙元稹˙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:「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,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。」宋史˙卷四二八˙道學傳二˙李侗傳:「姿稟勁特,氣節豪邁。」
8.勢大而量多的。如:「豪雨」。
宋˙陸游˙雪夜詩:「三更天地闇,雪急風愈豪。」
○豪雨:ㄏㄠˊ ㄩˇ大雨。一日內降雨量達一百三十公釐以上,並且在當日內曾出現每小時十五公釐以上的降雨率,稱為「豪雨」。
9.奢華。如:「豪華」。
○豪華:ㄏㄠˊ ㄏㄨㄚˊ(1)奢侈。←→寒酸。
宋史˙卷四一八˙文天祥傳:「天祥性豪華,平生自奉甚厚,聲伎滿前。」
(2)富麗堂皇。←→簡樸、簡陋。
紅樓夢˙第十七、十八回:「按此時之景,即作一賦一讚也不能形容得盡其妙;即不作賦讚,其豪華富麗,觀者諸公亦可想而知矣。」
(3)富貴人家。
舊唐書˙卷九十二˙韋安石傳:「陟門地豪華,早踐清列,侍兒閹閽,列侍左右者十數。」
(副詞)10.強橫、橫暴。
漢書˙卷二十四˙食貨志下:「故大賈畜家不得豪奪吾民矣。」
○豪奪:ㄏㄠˊ ㄉㄨㄛˊ憑恃勢力奪取他人所有。←→竊取。
管子˙國蓄:「春以奉耕,夏以奉芸,耒耜械器,鍾鑲糧食,畢取贍於君,故大賈蓄家不得豪奪吾民矣。」
請參看:與『豪』有關的重要成語【國中適用精簡版】

※圂:()ㄏㄨㄣˋ ()ㄏㄨㄢˋ
()ㄏㄨㄣˋ(名詞)豬圈。玉篇.囗部:「圂,豕所居也。」
漢書.卷二十七.五行志中之下:「豕出圂,壞都灶,銜其鬴ㄌㄧˋ六七枚置殿前。」
2.廁所。廣雅疏證.卷七上.釋宮:「圂,廁也。」
○圊圂:ㄑㄧㄥ ㄏㄨㄣˋ廁所。
宋˙文天祥˙正氣歌:「或圊圂、或毀屍、或腐鼠,惡氣雜出,時則為穢氣。」
()ㄏㄨㄢˋ家畜。同「豢」。
禮記˙少儀:「君子不食圂腴,小子走而不趨。」
○圂腴:ㄏㄨㄣˋ(疑當念ㄏㄨㄢˋ) ㄩˊ指豬狗的腸胃。圂,豬、犬。腴,腸胃等內臟。

【補充】慁:ㄏㄨㄣˋ(動詞)1.憂慮。
左傳˙昭公六年:「舍不為暴,主不慁賓。」
2.擾亂。
史記˙卷七十九˙范雎蔡澤傳:「先生乃幸辱至於此,是天以寡人慁先生,而存先王之宗廟也。」
3.汙辱。
禮記˙儒行:「不慁君王,不累長上。」
(形容詞)4.雜亂。
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議對:「仲舒之對,祖述春秋,本陰陽之化,究列代之變,煩而不慁者,事理明也。」
唐˙劉禹錫˙管城新譯記:「蘧廬有甲乙,床帳有冬夏,庭容牙節,廡臥囊橐,示禮而不慁也。」
○慁慁:ㄏㄨㄣˋ ㄏㄨㄣˋ昏亂。
唐˙元結˙述命:「聖賢者兢兢然猶傷命性,愚惑者慁慁然遂忘家國。」

※逐:ㄓㄨˊ找到98則。(動詞)
1.追趕。如:「追逐」、「隨波逐流」。
唐˙盧綸˙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之三:「欲將輕騎逐,大雪滿弓刀。」
○追逐:ㄓㄨㄟ ㄓㄨˊ(1)從後追趕。=追趕。
大宋宣和遺事˙貞集:「已過此兩日矣,您追逐不及也。」
初刻拍案驚奇˙卷十七:「道元是夜夢見神將手持鐵鞭來追逐,道元驚惶奔走。」
(2)競爭、角逐。
宋史˙卷二六四˙薛居正傳:「與京師少年追逐,角抵蹴踘,縱酒不謹。」
○隨波逐流:ㄙㄨㄟˊ ㄅㄛ ㄓㄨˊ ㄌㄧㄡˊ順著水流而行。亦用以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,只依從環境、潮流而行動。亦作「逐浪隨波」、「隨波漂流」、「隨波逐浪」、「隨波逐塵」。=同流合汙、與世浮沉、隨俗浮沉←→頂天立地、特立獨行。
如:「小船隨波逐流而下。」
隋唐演義˙第三十二回:「我看將軍容貌、氣度非常,何苦隨波逐流,與這般虐民的權奸為伍?」
2.驅走。如:「逐客令」、「逐出家門」、「驅逐出境」。
○逐客令:ㄓㄨˊ ㄎㄜˋ ㄌㄧㄥˋ本為秦王政驅逐各國客卿的命令。後亦泛指驅趕客人。
見史記˙卷六˙秦始皇本紀。
聊齋志異˙卷十一˙陳雲棲:「若不下逐客令,俾得長伴老母。」
○逐出:ㄓㄨˊ ㄔㄨ驅逐、趕出。←→侵入。
三國演義˙第二回:「十常侍奏帝曰:『張鈞欺主。』帝令武士逐出張鈞。」
○驅逐出境:ㄑㄩ ㄓㄨˊ ㄔㄨ ㄐㄧㄥˋ國家基於安全或其他具體、迫切而重大的理由,對於其領域內的外國人,命令或強制其退出國境。
3.追求、追尋。
國語˙晉語四:「饜邇逐遠,遠人入服,不為郵矣。」
唐˙李白˙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:「誤逐世間樂,頗窮理亂情。」
4.競爭、爭奪。如:「角逐」。
戰國策˙趙策三:「駕犀首而驂馬服,以與秦角逐。」
五代史平話˙周史˙卷上:「如今乃英雄角逐之秋,怎可以詩書禮義言之?」
○角逐:ㄐㄧㄠˇ ㄓㄨˊ(又音)ㄐㄩㄝˊ ㄓㄨˊ爭勝。或作「角勝」。=競爭。
○競逐:ㄐㄧㄥˋ ㄓㄨˊ爭相追逐。
後漢書˙卷十七˙馮異傳:「當兵革始起,擾攘之時,豪傑競逐,迷惑千數。」
北周˙庾信˙竹杖賦:「楚漢爭衡,袁曹競逐。」
5.跟隨。
唐˙楊發˙殘花詩:「暖芳隨日薄,殘片逐風迴。」
6.依次、按照順序。如:「逐年增加」、「逐條說明」。
○逐年:ㄓㄨˊ ㄋㄧㄢˊ按年,一年一年的。如:「逐年老化」、「逐年增加」。

※豳:ㄅㄧㄣ(名詞)1.國名。周的祖先公劉所立。通「邠」。
○豳風:ㄅㄧㄣ ㄈㄥ詩經十五國風之一。為古豳國的風謠。
2.山名。位於大陸地區陝西省邠縣南。

※燹:ㄒㄧㄢˇ(名詞)1.火、野火。說文解字:「燹,火也。」
2.戰爭所引起的焚燒破壞。
明˙張自烈˙正字通˙火部:「燹,兵火曰燹。」
明˙高啟˙次韻楊孟載早春見寄詩:「久聞離亂今始見,煙火高低變烽燹。」
○兵燹:ㄅㄧㄥ ㄒㄧㄢˇ因戰亂所造成的焚燒、破壞。=兵災。
宋史˙卷十五˙神宗本紀二:「丁酉,詔:岷州界經鬼章兵燹者賜錢,脅從來歸者釋其罪。」
(動詞)3.焚燒。
紅樓夢˙第七十八回:「及聞槥ㄏㄨㄟˋ棺被燹,慚違共穴之盟。」

以下為【罕用字】
※豖:ㄔㄨˋ見「豖豖」。
○豖豖:豕絆足難行貌。見說文解字。

※溕:ㄇㄥˊ「濛」之異體字。
1.下著小雨的樣子。
詩經.豳風.東山:「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;我來自東,零雨其濛。」
2.籠罩。
唐.武元衡.和楊弘微春日曲江南望詩:「煙濛宮樹晚,花咽石泉流。」
太平廣記.卷四一八.張魯女:「張魯之女,曾浣衣於山下,有白霧濛身,因而孕焉。」

蓫:ㄓㄨˊ(名詞)植物名。即羊蹄。蓼科酸模屬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莖圓柱形,有長而粗的黃色地下根。根生葉綠色,大形,叢生,呈長橢圓形,具長葉柄,波狀緣,互生。葉鞘基部如蹄狀。

※豩:ㄅㄧㄣ1. 二豕。見說文解字。
2.頑。見字彙.豕部。
3.豕亂群。見正字通.豕部。

※烼:ㄏㄨ火煨。見玉篇.火部。

※豛:ㄧˋ豕之別名。說文解字:「豛,上谷名豬豛。」段玉裁.注:「上谷,漢郡名。」

※剢:ㄓㄨㄛˊ1.刀鋤。見廣韻.入聲.屋韻。
2.同「斲」。見正字通.刀部。
3.彫。見重訂直音篇.刀部。

※豗:ㄏㄨㄟ(動詞)1.撞擊、沖擊。
文選˙木華˙海賦:「磊匒而相豗。」
新唐書˙卷九十九˙崔仁師傳:「禁舊道不得行,而新道為夏潦奔豗,數摧壓不通。」
2.發出喧鬧聲。唐˙李白˙蜀道難:「飛湍瀑流爭喧豗,砯崖轉石萬壑雷。」
○堆豗:ㄉㄨㄟ ㄏㄨㄟ困頓,無精打彩。
宋˙辛棄疾˙水調歌頭˙頭白齒牙缺詞:「坐堆豗,行答颯,立龍鍾。」
○喧豗:ㄒㄩㄢ ㄏㄨㄟ紛亂吵鬧的聲音。
唐˙李白˙蜀道難:「飛湍瀑流爭喧豗,轉石萬壑雷。」

※豦:ㄑㄩˊ
1.指獸類相鬥而相持不解。說文解字:「豦,□相丮不解也。」段玉裁.注:「□,當作鬥,兩丮ㄐㄧˊ相對也。丮,持也。」
2.封豕,大豬。說文解字:「豦,司馬相如說豦,封豕之屬。」
3.指虎舉兩足。說文解字:「豦,一曰虎兩足舉。」
4.獸名。爾雅.釋獸:「豦,迅頭。」郭璞.注:「今建平山中有豦,大如狗,似獮猴,黃黑色,多髯鬣,好奮迅其頭,能舉石摘人,貜類也。」

※豜:ㄐㄧㄢ大豬。廣韻˙平聲˙先韻:「豜,大豕也。」
詩經˙豳風˙七月:「獻豜于公。」

※豲:ㄏㄨㄢˊ1.豪豬的別名。說文解字:「豲,豕屬也。」
明.張自烈.正字通.豕部:「豲,豪豬別名。」
2.逸。說文解字:「豲,逸也。」
3.地名。玉篇.豕部:「豲,縣名。」

※豠:ㄔㄨˊ豕屬。見說文解字。

※豟:ㄜˋ五尺豕。玉篇.豕部:「豟,豕五尺。」

※貙:ㄔㄨ一種猛獸。形大如狗,毛紋似貍。
爾雅˙釋獸:「貙,似貍。」郭璞˙注:「今貙虎也。大如狗,文如貍。」
○貙虎:ㄔㄨ ㄏㄨˇ(1)動物名。皮毛之紋似貍,其形如狗。
(2)比喻勇猛的士兵。
唐˙韓愈˙與鄂州柳中丞書:「握兵之將,熊羆貙虎之士。」

(+)()ㄐㄩㄝˊ ()ㄐㄩㄣˋ
()ㄐㄩㄝˊ豕發土。見廣韻.入聲.薛韻。
()ㄐㄩㄣˋ豬求食。見廣韻.去聲.問韻。

以『代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

以『代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※代:ㄉㄞˋ找到287則。
(名詞)1.歷史的階段、分期。如:「古代」、「唐代」」、「現代」、「朝代」。
禮記˙禮運:「大道之行也,與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焉。」
○古代:ㄍㄨˇ ㄉㄞˋ(1)過去較遠的時代。←→現代。
如:「古代史」。亦稱為「古時」。
(2)歷史上稱十六世紀以前為「古代」。←→現代。
○唐代:ㄊㄤˊ ㄉㄞˋ朝代名:
(1)傳說中帝堯的時代。
(2)唐朝:朝代名。(西元618906)李淵代隋,國號唐,二十帝,二百八十九年。唐朝建都長安,與漢朝並稱為我國歷史上最富強的盛世。當時文化優越,版圖遼闊,聲威遠播,對鄰近諸國,有深遠的影響。
(3)後唐:ㄏㄡˋ ㄊㄤˊ朝代名。(西元923936)五代諸朝之一。李存勗滅後梁所建。國號唐,建都洛陽。廢帝時,為後晉石敬瑭所滅。歷三姓、四帝、十四年。為與李淵所建之唐朝有所區別,故史稱為「後唐」。
(4)南唐:ㄋㄢˊ ㄊㄤˊ 朝代名。(西元937975) 五代諸朝之一。始祖徐知誥,受吳禪,稱帝於金陵,國號唐,史稱為「南唐」。國力在十國中最為強大。傳至其孫李煜,為宋所滅。
○現代:ㄒㄧㄢˋ ㄉㄞˋ(1)當代、目前我們所處的時代。←→上古、古代、傳統。
如:「現代社會」。
(2)我國歷史上專指五四運動到現在的時期。←→上古、古代、傳統。
○朝代:ㄔㄠˊ ㄉㄞˋ一姓帝王統治的時代。
紅樓夢˙第一回:「其中家庭閨閣瑣事以及閒情詩詞倒還全備,或可適趣解悶,然朝代年紀地輿邦國,卻反失落無考。」
○三代:ㄙㄢ ㄉㄞˋ夏、商、周三朝。或稱為「三后」。
禮記˙表記:「昔三代明王,皆事天地之神明。」
明˙陳繼儒˙李公子傳:「已命更席,則陶觴瓦鼎,無非三代物,最近者亦秦漢銅器。」
2.泛指時間。如:「年代」、「時代」。
○年代:ㄋㄧㄢˊ ㄉㄞˋ(1)時間、時代。
文選˙沈約˙宋書謝靈運傳論:「自靈均以來,多歷年代。」
文明小史˙第三十回:「這幾宗案卷,沒什麼要緊的,又且年代久了,用不著的。」
(2)西洋紀元中,從○到九每十年稱為一個年代。如二十世紀八○年代,是指西元一九八○至一九八九年。
○時代:ㄕˊ ㄉㄞˋ(1)歷代、世代。
宋書˙卷十四˙禮志一:「況三國鼎峙,歷晉至宋,時代移改,各隨事立。」
唐˙高適˙酬馬八效古見贈詩:「時代種桃李,無人顧此君。」
(2)現代。如:「時代思想」、「時代潮流」、「跟不上時代」。
(3)人生命中某個時期。=期間、時期。
如:「幼年時代」、「青年時代」、「老年時代」。
(4)歷史上的某個時期階段。=期間、時期。
如:「冰河時代」、「石器時代」、「銅器時代」。
3.量詞。計算輩分的單位。如:「他家四代祖孫都從事同一行業。」
4.繼任的人。
宋史˙卷四一六˙余玠傳:「戎帥欲舉統制姚世安為代。」
5.國名:(1)戰國時的國家,為趙襄子所滅,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北省蔚縣東北。
(2)五胡十六國鮮卑拓跋氏所建。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、內蒙古一帶,後為前秦所滅。
6.姓。如宋代有代淵。
(動詞)7.替代、替換。如:「代課」、「越俎代庖」。
史記˙卷七˙項羽本紀:「彼可取而代也。」
○代課:ㄉㄞˋ ㄎㄜˋ學校中教師因故請假或臨時離職,由他人代替授課,稱為「代課」。
○越俎代庖:ㄩㄝˋ ㄗㄨˇ ㄉㄞˋ ㄆㄠˊ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。後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。=越職代理。俎,古代祭祀時,用來盛祭品的禮器。
語本莊子˙逍遙遊:「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」
宋˙陳亮˙與呂伯恭正字書四則之三:「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,而乃疑其心惻井渫不食乎?」
○取而代之:ㄑㄩˇ ㄦˊ ㄉㄞˋ ㄓ取代他人的地位。後泛指以其他事物取代原有的事物。
語本史記˙卷七˙項羽本紀:「秦始皇帝游會稽,渡浙江,梁與籍俱觀。籍曰:『彼可取而代也。』」
元˙俞德鄰˙佩書齋輯聞˙卷一:「始皇南巡會稽,高帝時年二十有七,項籍纔十二三耳,已有取而代之之意。」
8.交替、輪流。
文選˙張衡˙東京賦:「於是春秋改節,四時迭代。」
○迭代:ㄉㄧㄝˊ ㄉㄞˋ交換替代。
北周˙庾信˙哀江南賦序:「嗚呼!山岳崩頹,既履危亡之運,春秋迭代,必有去故之悲,天意人事,可以悽愴傷心者矣!」
9.接替、繼承。
左傳˙莊公八年:「齊侯使連稱,管至父戍葵丘,瓜時而往,曰:『及瓜而代。』」
漢˙王充˙論衡˙偶會:「父歿而子嗣,姑死而婦代。」
○及瓜而代:ㄐㄧˊ ㄍㄨㄚ ㄦˊ ㄉㄞˋ原指兩人輪流戍守一地,而相約每年瓜熟時前往交接。後指任期屆滿時,由他人來接替。
宋˙陳師道˙代罷郡謝執政書:「顧無施設之勞,不覺歲時之逝。及瓜而代,曾不滯留,奉身以還,又逃罪戾。」
(副詞)10.輪流更換。如:「人才代興」、「新陳代謝」。
○代興:ㄉㄞˋ ㄒㄧㄥ 更替興起。
左傳˙昭公十二年:「有酒如澠,有肉如陵,寡人中此,與君代興。」
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銘箴:「戰代以來,棄德務功,銘辭代興,箴文委絕。」
○新陳代謝:ㄒㄧㄣ ㄔㄣˊ ㄉㄞˋ ㄒㄧㄝˋ(1)生物體細胞中各種化學反應的總稱。包括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。前者指細胞將簡單物質轉變為較複雜物質,後者指將複雜物質轉變為較簡單物質。二者交互作用,以維持生命所需。
(2)引申為一切事態更新除舊的過程。如:「制度的僵化,阻礙了人事的新陳代謝。」

※貸:()ㄉㄞˋ ()ㄊㄜˋ
()ㄉㄞˋ找到31則。
(動詞)1.借。如:「借貸」、「貸款」、「昨天我向他告貸一百萬元。」
○借貸:ㄐㄧㄝˋ ㄉㄞˋ(1)向人借用財物。=假貸
唐˙杜甫˙寒雨朝行視園樹詩:「愛日恩光蒙借貸,清霜殺氣得憂虞。」
初刻拍案驚奇˙卷十三:「六老此時為這兒子面上,家事已弄得七八了。沒奈何要兒子成就,情愿借貸延師,又重幣延請一個飽學秀才,與他引導。」
(2)將財物借給他人。
金史˙卷四˙熙宗本紀:「皇統四年……十月壬辰,立借貸飢民酬賞格。」
(3)簿記或資產表上的借方與貸方。
○貸款:ㄉㄞˋ ㄎㄨㄢˇ金融機構將金錢借貸給需要用錢的國家、團體或個人。
○告貸:ㄍㄠˋ ㄉㄞˋ請求借錢。=借錢。
如:「為了孩子龐大的醫藥費,他四處告貸。」
2.施與。
左傳˙文公十六年:「宋饑,竭其粟而貸之。」
後漢書˙卷四˙和帝紀:「甲子,詔賑貸并州四郡貧民。」
3.推卸。如:「責無旁貸」。
○責無旁貸:ㄗㄜˊ ㄨˊ ㄆㄤˊ ㄉㄞˋ自己應盡的責任,沒有理由推卸。=當仁不讓、義不容辭。
清史稿˙卷四一八˙袁甲三傳:「總督程矞采為守土之臣,責無旁貸。」
兒女英雄傳˙第十回:「講到護送,除了自己一身之外,責無旁貸者再無一人。」
4.寬恕。如:「寬貸」、「你們明知故犯,定要嚴懲不貸。」
○寬貸:ㄎㄨㄢ ㄉㄞˋ寬容饒恕。=寬免、寬待。
後漢書˙卷六˙孝順帝紀:「惟閻顯、江京近親當伏辜誅,其餘務崇寬貸。」
○嚴懲不貸:ㄧㄢˊ ㄔㄥˊ ㄅㄨˋ ㄉㄞˋ指嚴厲處罰,絕不寬恕。貸,寬恕。←→姑息養奸、網開三面。
如:「學校立下生活公約,違者嚴懲不貸。」
()ㄊㄜˋ(動詞)5.失誤。
禮記˙月令:「乃命大史,守典奉法,司天日月星辰之行,宿離不貸。」

※岱:ㄉㄞˋ(名詞)泰山別稱為「岱山」、「岱宗」,簡稱為「岱」。是五嶽中的東嶽,位在大陸地區山東省泰安縣北。
公羊傳˙桓公十六年:「越在岱陰,屬負茲,舍不即罪爾。」
文選˙張衡˙東京賦:「乘輿巡乎岱嶽,勸稼穡於原陸。」
○岱宗:ㄉㄞˋ ㄗㄨㄥ泰山的別名。見「泰山」條。
○岱嶽:ㄉㄞˋ ㄩㄝˋ泰山的別名。見「泰山」條。
【補充】泰山:ㄊㄞˋ ㄕㄢ(1)山名。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,橫亙省境中部,盡於運河東岸。主峰在泰安縣北,為五嶽中的東嶽。或稱為「太山」、「岱山」、「岱宗」、「岱嶽」、「頂上」、「泰岱」。
(2)岳父的別稱。語出宋˙無名氏˙釋常談˙卷上˙泰山:「玄宗見鎰官位騰跳,怪而問之,鎰無詞以對,優人黃幡綽奏曰:『此乃泰山之力也。』因此以丈人為泰山。」
○河岱:ㄏㄜˊ ㄉㄞˋ黃河與泰山。
南朝宋˙謝莊˙懷園引:「鴻飛從萬里,飛飛河岱起。」或作「河代」。
○海岱:ㄏㄞˇ ㄉㄞˋ地名。書經.禹貢稱青、徐二州之地為「海岱」。約今東海與泰山之間。

※袋:ㄉㄞˋ找到88則。
(名詞)1.裝東西的器物。如:「口袋」、「布袋」、「衣袋」、「背袋」。
○口袋:ㄎㄡˇ ㄉㄞˋ(1)衣兜。
兒女英雄傳˙第二回:「都盼老爺高升,說:『再要作下去,大家可就都札上口袋嘴兒了。』」
(2)以布、皮等製成,用來裝東西的用具。
紅樓夢˙第六十七回:「你倒是告訴買辦,叫他多多做些小冷布口袋兒。」
○布袋:ㄅㄨˋ ㄉㄞˋ(1)用布製成的袋子。
初刻拍案驚奇˙卷二十一:「只見壁上掛著一個包裹,他提下來一看,乃是布袋密紮,且又沉重。」
(2)招贅的女婿。亦作「補代」、「贅婿」。
宋˙朱翌˙猗覺寮雜記˙卷上:「世號贅婿為布袋,多不曉其義;如入布袋,氣不得出。頃附舟入浙,有一同舟者號李布袋,篙人問其徒云:『如何入舍婿謂之布袋?』無語,忽一人曰:『語訛也。』謂之補代。」
(3)鄉鎮名。見「布袋鎮」條。
○背袋:ㄅㄟˋ ㄉㄞˋ外出時攜帶的行囊,型式大小皆不拘,可裝盛錢財物品。如:「他背起背袋,不發一言,轉身就走。」
2.具有容納或盛裝作用的部位或器具。如:「腦袋」、「旱煙袋」。
○腦袋:ㄋㄠˇ ˙ㄉㄞ(1)頭。亦作「腦袋瓜」。
三國演義˙第七回:「張虎見陳生墜地,吃了一驚,措手不及,被韓當一刀,削去半個腦袋。」紅樓夢˙第八十一回:「躺在炕上,覺得腦袋上加了幾個腦箍似的。」
(2)記憶、想像、理解、思考等能力。亦作「腦子」、「腦袋瓜」。
如:「他腦袋好、反應靈敏,對於閱讀的書,更是過目不忘。」
○旱煙袋:ㄏㄢˋ ㄧㄢ ㄉㄞˋ(1)一種吸旱煙的用具。見「旱煙筒」條。
(2)專指裝菸絲的小袋。通常掛在旱煙管的一端,以皮或布等製成。
3.量詞。計算袋裝物的單位。如:「他買了一袋米。」、「他一天抽兩袋煙。」

※黛:ㄉㄞˋ找到29則。
(名詞)1.青黑色的顏料,古時女子用以畫眉。
楚辭˙屈原˙大招:「粉白黛黑,施芳澤只,長袂拂面,善留客只。」
○黛黑:ㄉㄞˋ ㄏㄟ青黑色。
淮南子˙脩務:「雖粉白黛黑,弗能為美者,嫫母仳倠也。」
○粉白黛黑:ㄈㄣˇ ㄅㄞˊ ㄉㄞˋ ㄏㄟ以粉敷面助其白,以黛畫眉增其黑,為婦女化妝之所需。比喻美人。
淮南子˙脩務:「雖粉白黛黑,弗能為美者,嫫母仳倠也。」亦作「粉白墨黑」、「粉白黛綠」。 
2.婦女的眉。
南朝梁˙元帝˙代舊姬有怨詩:「怨黛舒還斂,啼紅拭復垂。」
3.美女。
唐˙白居易˙長恨歌:「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宮粉黛無顏色。」
○粉黛:ㄈㄣˇ ㄉㄞˋ(1)比喻美女。粉,脂粉。黛,婦女用以畫眉的青黑色顏料。
(2)泛指婦女塗飾的顏料。
後漢書.卷六十六.陳蕃傳:「而宋女數千,食肉衣綺,脂油粉黛,不可貲計。」
(形容詞)4.青黑色的。
唐˙韋莊˙三用韻:「晚日舒霞綺,遙天倚黛岑。」

※玳:ㄉㄞˋ見「玳瑁」條。
○玳瑁:ㄉㄞˋ ㄇㄟˋ動物名。龜鱉目海龜科。其背甲呈黃褐色,有黑斑,光潤美麗,可長達一公尺,前寬後尖,可作裝飾品。多分布於熱帶海洋。亦稱為「蝳蝐」。
○玳梁:ㄉㄞˋ ㄌㄧㄤˊ雕飾精美的屋梁。亦作「玳瑁梁」。
清˙張景祁˙雙雙燕˙玳梁對語詞:「玳梁對語。歎門巷烏衣,舊家誰主?」
○玳瑁梁:ㄉㄞˋ ㄇㄟˋ ㄌㄧㄤˊ雕繪精美的屋梁。亦作「玳梁」。
唐˙沈佺期˙古意呈補闕喬知之詩:「盧家少婦鬱金堂,海燕雙棲玳瑁梁。」
○玳瑁筵:ㄉㄞˋ ㄇㄟˋ ㄧㄢˊ豐盛的筵席。
明˙劉兌˙金童玉女嬌紅記:「我則見擺著孔雀屏,鋪著芙蓉褥,列著玳瑁筵。」

※柋:ㄉㄞˋ支架蠶鉑的立柱。集韻.去聲.代韻:「柋,吳俗謂蠶槌曰柋。」字彙.木部:「柋,俗呼蠶薄柱曰柋。」

※垈:ㄉㄞˋ1.地名用字。
2.耕地,把土翻起来。
3.()人名用字。
4.()家址、家垈、垈地、垈田基。《經世遺表》:「宅廛,今所謂家垈也。吾東別作垈字以號宅廛。」(ZDIC.NE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