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

以『殸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

以『』為字根衍生的字

※殸:()ㄑㄧㄥˋ「磬」之異體字,樂器名。 ()ㄕㄥ「聲」之異體字。

※聲: (名詞)ㄕㄥ

1.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,能引起聽覺的音波。如:「笑聲」、「雷聲」。

2.音樂。如:「聲色之美」。

禮記˙樂記:「感於物而動,故形於聲。」鄭玄˙注:「宮商角徵羽,雜比曰音,單出曰聲,亦猶見也。」

3.言語。

史記˙卷八十˙樂毅傳:「臣聞古之君子,交絕不出惡聲。」

樂府詩集˙卷七十三˙雜曲歌辭十三˙古辭˙焦仲卿妻:「阿女默無聲,手巾掩口啼,淚落便如瀉。」

4.名譽。如:「政聲」、「名聲大振」。

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情采:「諸子之徒,心非鬱陶,苟馳夸飾,鬻聲釣世,此為文而造情也。」

5.音信、音訊。

漢書˙卷七十六˙趙廣漢傳:「界上亭長寄聲謝我,何以不為致問?」

6.量詞。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。如:「大叫一聲」、「三聲無奈」。

7.見「聲母」條。

○聲母:(1)對韻母而言,指標聲的字母。如國語注音符號的ㄅ、ㄆ、ㄇ、ㄈ等。亦稱為「輔音」、「子音」。

(2)形聲字的聲符,常為形成諸形聲字讀音之母,故稱為「聲母」。如侖為倫、淪、崙、綸、輪諸字的聲母。

8.聲調,漢字字音的高低長短。如中古音有平聲、上聲、去聲、入聲四個聲調。

(動詞)

9.宣布、張揚。

孟子˙萬章下:「孔子之謂集大成,集大成也者,金聲而玉振之也。」

國語˙晉語五:「是故伐備鍾鼓,聲其罪也。」

 

※馨:ㄒㄧㄣ(又音)ㄒㄧㄥ(名詞)

1.散播到遠方的香氣。

楚辭˙屈原˙九歌˙山鬼:「被石蘭兮帶杜衡,析芳馨兮遺所思。」

唐˙劉兼˙蓮塘霽望詩:「新秋菡萏發紅英,向晚風飄滿郡馨。」

2.流傳後世的功德名聲。如:「德馨遠播」。

晉書˙卷一一三˙苻堅載記上:「化盛隆周,垂馨千祀。」

(助詞)

3.常置於形容詞或副詞之後,表示讚美的語氣。同「般」、「樣」。

南朝宋˙劉義慶˙世說新語˙文學:「田舍兒,強學人作爾馨語。」

 

磬:ㄑㄧㄥˋ(名詞)樂器名:

1.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。形狀像曲尺,可懸掛在架上。數量不一,有單一的特磬,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。如:「編磬」、「一妹懸然如磬」。

2.寺觀禮佛時所敲的銅製樂器。中空,形狀像缽。僧人敲擊用以表示活動的開始或結束。

 

ㄑㄧㄥˋ(形容詞)

1.器皿中空無一物。說文解字:「罄,器中空也。」

詩經˙小雅˙蓼莪:「缾之罄矣,維罍之恥。」

(動詞)

2.盡、用完。如:「罄其所有」、「罄竹難書」

梁書˙卷四十八˙儒林傳˙范縝傳:「粟罄於惰遊,貨殫於泥木。」

 

※謦:ㄑㄧㄥˋ見「謦欬」條。

○謦欬:ㄑㄧㄥˋㄎㄞˋ(1)談笑。

莊子˙徐无鬼:「莫以真人之言,謦欬吾君之側乎!」

(2)咳嗽。

列子˙黃帝:「惠盎見宋康王,康王蹀足謦欬疾言。」

 

以下為【罕用字】

※漀:ㄑㄧㄥ側器傾酒漿也。見集韻‧平聲‧青韻。

 

※鏧:()ㄌㄨㄥˊ鼓聲。見廣韻.平聲.冬韻。

()ㄑㄧㄥˋ金聲。同「鑋」。見龍龕手鑑.金部。

 

※撀:ㄍㄡˋ取牛羊乳。見四聲篇海‧手部。

 

※韾:ㄧㄣ聲和靖也。見廣韻‧平聲‧侵韻。

 

※毊:ㄒㄧㄠ樂器名。大磬。爾雅.釋樂:「大磬謂之毊。」郭璞.注:「毊,形似犁錧,以玉石為之。」

孫炎云:毊,喬也。喬,高也。謂其聲高也。李巡云:大磬聲淸燥,故曰毊。毊,燥也。

《字林》云:錧,田器也。自江而南呼犂刃爲錧。此毊形似之,但大爾。

 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